專題研究計畫相關資訊
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專題研究計畫貢獻度

一、我們參加的競賽的類別是:地方人物領袖組

二、我們的地方社區:

三重市位於淡水河西岸,與蘆洲市、五股鄉、新莊市等比鄰而居,也與台北市士林區、大同區、萬華區隔淡水河相鄰,是近年來興起的衛星市鎮,居住著許多從台灣中南部搬上來的居民,擁有全台各地的文化風情。雖然三重本身的歷史不太長,幾乎沒有老街或傳統工藝可溯源,不過仍有一些重要的傳統技藝等待大家的發掘與傳承。

三、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概要

「在三重往台北的公車上,在台北捷運裡,如果你讓座給一位背著5公斤重黑包包的老人,而他送你一張剪紙,請笑納。因為你遇到的是台灣的剪紙國寶李煥章老師,而這張剪紙,則是他跟人結緣的方式。」

剪紙技藝曾經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到屋頂裝飾,小到鞋底繡花,處處充滿巧思和智慧,這次碧華國小的這些剪紙小狀元們, 為了探索家鄉三重國寶級大師李煥章先生的珍貴剪紙技藝, 走訪李煥章先生住所訪問、參訪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煥章館」欣賞剪紙作品,更親身體驗剪紙的樂趣。希望能藉此推廣這項傳統手工業及其藝術,也讓大家可以進一步認識這個為剪紙奉獻一生心力的李煥章師傅。

(一)研究甘梯圖

 

研 究 項 目

95年9月

95年10月

95年11月

95年12月

96年01月

96年02月

 01.成立研究小組,討論研究主題及隊名

 
 

 

 

 

 

 02.蒐集閱讀相關資料文獻

 
 
 
 

 

 

 03.討論形成訪談問題

 

 
 
 
 

 

 04.實際參訪

 

 

 
 
 

 

 05.進行訪談

 

 

 
 
 

 

 06.整理訪談文字稿

 

 

 

 
 
 

 07.實作體驗

 

 
 
 
 
 

 08.分析討論

 

 

 

 
 
 

 09.填寫進度日誌

 

 
 
 
 
 

 10.分析與討論研究結果

 

 

 

 
 
 

 11.呈現研究結果報告

 

 

 

 
 
 

 12.研究網頁製作

 

 

 

 
 
 

(二)研究步驟程序

(三)研究實施大綱:

 
時間
課程
 
9/29
試訪-篩選適當成員
 
10/1-2
知識學習「剪紙所需工具」
剪紙初體驗1-剪春
研究方法說明
 
10/4-5
蒐集與閱讀李煥章師傅資料
剪紙初體驗2-剪囍、自由創作
研究方法說明
 
10/8-9
蒐集與閱讀李煥章師傅資料
嘗試黏貼春、囍並分析其難易處
剪紙圖案涵義教學
如何開始構思一個研究
 
10/11-12
分析與整理李煥章師傅生平事蹟
剪紙初體驗3-剪對稱愛心圖
如何開始構思一個研究
 
10/15-16
分析與整理李煥章師傅生平事蹟
知識學習「剪紙功能」-認識窗花、炕圍花
小狀元組員相互示範教學
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
 
10/18-19
知識學習「剪紙功能」-認識頂棚花、門箋
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
 
10/22-23
知識學習「剪紙功能」-認識燈花、禮花、繡花紙樣、藏書票
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
 
10/25-26
知識學習「剪紙種類」-單色、套色、染色等
剪紙初體驗4-製作剪紙作品
訪談問題設計
 
11/8-9
參觀兒童育樂中心「煥章館」行前講解
繼續製作未完成剪紙作品
訪談問題設計
 
11/11
參觀兒童育樂中心「煥章館」
李煥章師傅親自教授剪紙
 
11/13-27
煥章館剪紙作品欣賞
分享參觀心得
製作校慶藝文展作品-「剪紙小狀元」
寫作方式與風格的討論
 
11/29-30
個人構思訪談問題
寫作方式與風格
 
12/3-4
小狀元共同討論訪談問題
寫作方式與風格
 
12/7
決定訪談問題並練習發問技巧
 
12/11
探訪李煥章師傅住處
 
12/13-14
分享訪談心得
小狀元個人簡介和心得撰寫
整理與繕打訪談稿
 
12/17-18
小狀元個人簡介和心得撰寫
整理與繕打訪談稿
 
12/28
錄製個人介紹短片
 
1/4
錄製個人介紹短片
 
1/18
討論寒假進度

四、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 學校的對外網路是100Mb 的光纖線路連接台北縣教育網路中心。
  • 學校校內的網路頻寬主幹是1Gb,支線為100Mb。
  • 家中的電腦網路設備大多是透過寬頻 ADSL 及社區網路上網作業。
  • 電腦教室有4間,我們利用每天中午的時段在電腦教室上網作業。
  • 學校提供網路硬碟方便我們進行資料的備份及作業的整理。
  • 建立部落格提供討論與分享心得的空間。

五、我們遭遇與克服的難題:

我們從參加這次網界博覽會而開始尋找隊員,到實際執行計畫與研究過程中,遭遇許多問題。首先就是隊員流失的問題,再來是隊員每天時間配合不易,還有其他寫作能力、研究能力與資訊科技使用能力的問題。我們分別說明如下:

(一) 隊員流失與時間的搭配問題:一開始尋找隊員時,我們就發現這樣的研究份量,立刻使許多有興趣參與的學生打了退堂鼓。而原本計畫要參與的學生,因為進行前幾次活動後,就覺得壓力大、時間被壓縮等等問題而退出團隊。不僅如此,另外本校社團活動很多,研究時程經常與社團活動衝突,更使得研究的進行產生不少問題。不過在老師的要求與鼓勵下,隊員們雖然叫苦連天,但是仍然付出他們最大的用心,完成了這次的研究主題。
(二) 寫作與研究能力:隊員們多數是沒有參與過類似的主題研究活動,本來就比較沒有研究能力與信心。並且,指導教師對於心得寫作的要求,更讓他們對於此次的研究有所畏懼。不過,針對這樣的困境,我們也特別加入寫作訓練與書寫風格的課程。經過練習與閱讀多樣的文章,隊員的寫作能力與寫作風格開始提升與展現出信心。
(三) 資訊科技能力:本次隊員為國小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基本的資訊操作能力。於是,我們利用建立部落格來書寫他們的心得感想,並期待透過部落格來心情的教流與產生對話。但是,由於學生在家中與在學校能上網的時間不多,以及同樣都是五年級同學,每天見面次數頻繁。所以部落格未能發揮心情交流與對話的功能,只剩下心得寫作與感想的書寫功能。原本期待的功能似乎就落空了,不過因為隊員平日面對面交流甚多,也就不需要透過這樣的機制來做交流與討論,也算是達成目的了。

雖然發生不少問題與辯論,但是在最後總是能達成一個共識,並且能夠完滿的執行計畫,而這樣的研究活動,不僅讓我們發現研究的問題與方式,更讓我們理解到團隊的問題與解決的機制。使我們了解到一個研究本身並非只有研究的本身,還有更多其他問題需要去解決與討論。

六、心得感想

從陌生到熟悉,從笨手笨腳到一個個漂亮的剪紙作品,我們這群剪紙小狀元們,一步一腳印學習著這個漸漸沒落的傳統技藝,從過程中燦爛的笑容裡,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技藝不會消失。還記得在兒童育樂中心的「煥章館」裡,第一次和李師傅碰面,那硬朗的身體、開懷的笑聲、自信的言談和高超的剪紙技巧,再再令我們驚呼這個國寶級剪紙大師的厲害。而經由與他的深入訪談後,更深刻了解到,李煥章師傅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獲得的,中間有著過於常人的努力和執著,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面對傳統藝術的熱忱和不放棄學習的心,相信這股意志力可以轉化成感化人心的力量,讓剪紙技藝繼續發揚光大。

 
 
 
  剪紙小狀元 © 版權所有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財產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