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程介紹
心得感想
圖片集錦

我們這次的研究過程與內容,主要分成三大部分:

一、 剪紙藝術的認識與學習。

二、 認識和研究李煥章老師的生平、作品與成就。

三、 研究的方法與寫作的呈現。

四、 研究後的實踐:校慶藝文作品展、投稿校刊介紹李老師與剪紙、邀請李老師到校教學與演講等等

每次的課程與討論,組員都會紀錄下我們討論的心得或自己的感想,並且放在我們自己專屬的部落格上,讓大家一起觀看與討論。以下就是我們研究歷程的簡介與心得感想。

一、剪紙的實作與研究

剪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藝術,不過因為近年社會的變遷與外來文化的入侵,使得這項藝術逐漸式微。而我們這次的研究就是針對剪紙這項傳統藝術的好奇,又加上家鄉中剛好有這樣一位薪傳獎剪紙藝術得主---李煥章老師。所以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剪紙研究。

傳統的剪紙有各式各樣的圖案與用途,大部分都是想求得平安與福氣,所以大部分都是用紅色材料的紙張或布匹。近年的作品,開始加入西方的概念與個人的創作,所以開始出現不同於傳統風格的技巧、用色與材料。例如,李煥章先生創作的天使報佳音、立體春字與鳳梨,這些都是從傳統出發卻又具有現代感的新創作。

二、李煥章老師的研究

李煥章老師,從小喜愛剪紙,畢生致力於剪紙藝術的推廣與創作。因此,於民國八十年他獲得傳統藝術的最高榮譽---薪傳獎。他現居住在三重市,並擔任台北地區各社區大學與其他團體的剪紙藝術講師。

李老師出生在大陸的山東,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後,就讀於台北師範學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畢業後就在台北市的國小擔任教職數十年。從事教職期間,大力推廣剪紙,教授了不少教師與學生,並受到數任台北市市長頒授榮譽狀,感謝他推廣剪紙藝術的功勞。

李煥章老師的創作無數,有名的作品有「清明上河圖」、「八仙祝壽」、「四大美人」等等。因為他的貢獻,台北市政府在台北市圓山的兒童育樂中心成立一個剪紙藝術館,並且命名為「煥章館」來表彰他的藝術成就。

三、研究的方法與寫作方式

研究方法是決定了研究的方向與內容。我們針對研究李煥章老師的主題,提出研究應該進行的方式。對於這種個人的成就與個人史的研究,我們認為應該要了解到他的生命經歷與過程。這樣一來,才能夠對於他的外顯的成就有更深的探討與理解。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研究到李煥章老師個人的生命史,才能夠在更大的範圍下來看出他剪紙藝術成就的定位。

於是,我們將研究方式設定為了解李煥章老師的個人生命史的探討。藉由他的作品、鄉誌、報章雜誌等等資料的搜集,我們可以初步地了解李老師的基本資料。經過這些簡單的認識後,我們再來深入地訪談李老師,了解李老師生命中更多的事件與經驗。如此一來,我們應該可以更加了解李煥章老師與他的藝術成就。

寫作的方式的指導,主要在於提升團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了解研究寫作的方式。我們透過不同風格作家的作品來讓學生理解,描述事物與說明事件的不同方式。我們介紹了村上春樹、三毛與珍古德的文章,三位寫作者各有風格與寫法,都值得我們寫作時的參考。藉由這樣的訓練,提升研究寫作描述能力,並期望創造出隊員個人書寫的風格。

四、研究後的實踐

研究之後,不是行動的結束,而是更加積極與更有意識的實踐我們的研究。所以,我們在校慶藝文展上,展出團隊的剪紙作品外。我們預計在九十七年三月份的碧華小作家以專欄的方式介紹剪紙與李煥章老師,也預訂在九十七年四、五月份邀請李老師到校演講、教學或開設教師研習活動。透過這樣的介紹與活動,希望讓學校與社區的每個人更加的認識李煥章老師之外,我們也更希望把李老師推廣剪紙的心願更加的發揚光大、傳播的更廣。這樣才是一個研究者進行研究之後應該有的態度與信念。

 
 
 
  剪紙小狀元 © 版權所有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財產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