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室
葉誌鑑校長簡介
聯絡我
葉誌鑑校長 E-mail: aa6581@kidmail.ntpc.edu.tw
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更是人類的希望工程。是一項服務志業,在孩子的需要上發現自己的責任。
個人相信在教育國度裡只有合作的夥伴,「沒有不可教育的學生,沒有不可成長的教師;沒有不可改變的家長,沒有不可發展的學校」。期盼與大家攜手同心,「鐵肩擔教育,笑臉迎兒童」,把燈提高一點,照亮更多的孩子,指引孩子前方的路,成為學生人生中的貴人。
(一) 把每一位學生當作人才來培植
-
重視孩子個別差異,施予適性的教育
-
欣賞每一個孩子的價值,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高峰經驗
(二)把每一位老師當作良師來對待
-
激勵教師專業成長,營造「專業教師、快樂學生」的教育品質
-
優質的老師是孩子最重要的生命活泉,讓老師以作育英才為樂
(三)把每一位家長當作益友來切磋
-
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欣賞孩子優勢智能,許孩子一個優雅的人生。
-
推展親職教育,強化家庭教育,關照弱勢,營造溫馨友善學習環境。
(四)把學校當作一個大家庭來經營
-
整合社區與家庭,形成教育伙伴關係,共同參與兒童學習。
-
以學校為中心,共構一個學習社區,帶動終身學習風氣。
教育願景
為培育優質的國家未來希望,企盼能從學校文化的營造、校園環境的規劃、創新課程的推動、教師專業的增能與學生能力的激發著手,整合行政、教師、家長的力量,共同開創學校的另一高峰經驗,營造人文、健康、創新、卓越的教育園地。
卓越 — 建構優質的教育團隊,以創意教學、潛能激發與優質的學習環境,著力於提升孩子的教育品質,促其自我實現,邁向卓越。
創新 — 以課程的創新、教學的創新與活動的創新為主軸,培養孩子具有創造力,欣賞並導引孩子的創新潛能,讓孩子思考活化、創意十足,培養多元能力,迎接未來生活的挑戰。
健康 — 重視環境衛生、健康與安全教育,強化學生健康與安全知識實踐能力,落實生活衛生習慣,提倡「運動333健康999」多元樂活運動,鼓勵學生養成運動習慣,透過環境營造、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的規劃,建構健康促進學校。
人文 — 以人性化管理,擴大民主參與,融合轉型領導,兼顧組織目標達成及成員需求滿足。強調品德教育,激發師生「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善心善念善行,營造溫馨和諧學校文化。
專業成長
專業成長軌跡 |
||
學校名稱 | 院系科別 | 修業年限 |
臺灣省立臺北師專 | 普通科輔導組畢業 | 民國 71-76 年 |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 數理教育系自然組畢業 | 民國 80-84 年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 科學教育研究所 | 民國 88-91 年 |
訓練及進修 |
||
單位名稱 | 班別 | 修業年限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政府採購法研習訓練班 | 92.09.01-09.03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提升公有建築物工程品質訓練班 | 92.11.19-11.21 |
臺北縣政府 | 國民小學輔導主任專業化研習 | 94.08.03-11.03 |
國立教育研究院 | 人權教育輔導團初階研習班 | 98.04.13-04.17 |
臺北縣政府 | 90 學年度國中小學主任儲訓班 | 90.08.13-09.28 |
國立教育研究院 | 第 122 期國小校長儲訓班 | 99.03.22-05.14 |
臺北縣政府 | 99 年度國民小學校長甄選儲訓 | 99.07.05-07.23 |
服務經歷
服務經歷 |
||
單位名稱 | 職務 | 修業年限 |
蘆洲市鷺江國小 | 級任教師 | 76-83 學年度 |
蘆洲市仁愛國小 | 體育、訓育、生教、輔導組長 | 84-89 學年度 |
汐止市崇德國小 | 訓導主任 | 90 學年度 |
三重市集美國小 | 教務、學務、總務、輔導主任 | 90-98 學年度 |
臺北縣國教輔導團 | 國小人權教育輔導團副召集研究員 | 98-100 學年度 |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 國小教育、幼兒教育科輔導員 | 99-100 學年度 |
板橋區埔墘國小 | 代理校長 | 100 學年度 |
五股區更寮國小 | 校長 | 101-104 學年度 |
蘆洲市忠義國小 | 校長 | 105-111 學年度 |
三重區碧華國小 | 校長 | 112 學年度至今 |
學校經營理念
建構一所『人文溫馨、健康安全、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學校,提供學生『快樂而有效』的學習,讓學生習得生活基本能力,並在人生舞台自信地發揮潛能,一直是個人從事教育行政工作努力的目標。
一、經營策略
-
從良好的親、師、生關係中,孕育溫文優雅的校園倫理文化。
-
在豐富生動的教學中,建構快樂活潑有效的學習氣氛。
-
從多元成就的滿足中,提昇兒童高度信心的自我概念。
-
在相互欣賞與激勵中,帶動全體教職員工的服務士氣。
二、具體作法
-
引領學校行政革新,共創校園生機活力,追求創新卓越發展。
-
追求教師專業成長,建構組織學習團隊,活化教育生命泉源。
-
發展多元學習機制,關懷弱勢學生需求,促進學生自我實現。
-
規劃無礙校園環境,建構綠意永續校園,塑造人文溫馨學園。
-
建構社區夥伴關係,建立親師合作機制,強化學校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