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力發電
介紹
水是自然中最有用的動力,因為它最容易被掌控。水力發電是運用水的勢能和動能轉換成電能來發電的方式,是人類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發電廠,簡稱水電廠,又稱水電站。在可再生能源所供應的電力當中,水力發電佔有率逹88%
原理
位於高處的水具有位能,當它往低處流動時位能會轉換為動能,此時裝設在水道低處的水輪機,因水流的動能推動葉片而轉動(機械能),若將水輪機連接發電機,就能帶動發電機的轉動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原理。

分類
水力發電一般分為慣常式水力發電及抽蓄式水力發電。慣常式是直接利用上游水流,或是水壩放水的力量帶動水輪機旋轉,連接發電機產生電力。
慣常式 |
抽蓄式 |

|

|
優缺點
有利之處 |
不利之處 |
1. 清潔:水能為可再生能源,基本無污染。
2. 運營成本低,效率高,技術成熟。
3. 可按需供電。
4.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
5. 控制洪水泛濫。
6. 提供灌溉用水。
7. 改善河流航運。
8. 有關工程同時改善該地區的交通、電力供供應和經濟,特別可以發展旅遊業及水產養殖。 |
1. 生態破壞:大壩以下水流侵蝕加劇,河流的變化及對動植物的影響等。不過,這些負面影響是可預見並減小的。如水庫效應。
2. 需築壩移民等,基礎建設投資大。
3. 降水季節變化大的地區,少雨季節發電量少甚至停發電 |
資料與圖片來源
---------------------------------------------------------------------------------
◎資料整理:旋風小隊 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