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居於淡水河西岸, 位處台北盆地中央, 土地面積為 16.317 平方公里, 與繁華的艋舺、大稻埕僅一水之隔。前清時期, 當大稻埕 (今台北市延平區, 大同區一帶) 繼艋舺 (今萬華) 之後, 成為台北的重要商業區, 三重即以桅檣帆影, 往來兩岸, 成為一處熱鬧的城鎮。清光緒 15 年 (西元 1893 年) 劉銘傳闢築鐵鉻 (基隆至新竹之縱貫鐵路) , 於大稻埕與三重埔之間的淡水河上, 築造木橋, 火車駛經今日的重新路, 往新莊、龜山到桃園, 透過鐵路的搭運往返, 促進三重農產貨物的流通。由於淡水木橋橋基不穩, 常為大水所沖毀, 修不勝修, 日據期間, 因颱風侵襲, 木橋遭洪水沖損, 日人乃將鐵路改經萬華、板橋往桃園, 並將三重埔鐵道基闢建為南北縱貫公路, 自此三重的鐵道走入歷史, 再也聽不到火車嗚嗚的氣鳴聲。民國 14 年 (西元 1925 年) , 日人將淡水河木橋改建為鐵橋, 並命名台北橋。直到今天, 當淡水河水退潮時, 仍可在台北橋西側橋下看見前清所建的木橋遺址。

 根據最早的文獻記載, 明鄭時期 (1661年) , 三重為平埔族武灣社漁獵定居的地方, 早期開發是以新莊的頭重埔為首 (閩南人稱平坦且未開發之地為埔) 、其後沿著河的下游拓殖的聚落稱為二重埔 (今頂崁地區一帶) , 三重埔則是最後開發的一段新生地, 所以三重的地名是一段先民的拓荒史。日據時期, 三重市即係隸屬於台北州新莊郡鷺州庄之三重埔及二重埔, 由於台北橋與台北市相連, 交通便利, 市況日漸繁榮;民國 34 年台灣光復, 鷺州庄改名為蘆洲鄉, 三重市仍隸屬蘆洲鄉。

 光復初期, 各地商人鑒於三重埔與台北市往來便利, 紛紛來此開設工廠, 三重埔工商業更趨興盛, 人口增至 26,194 人, 遂於民國 36 年 4 月 1 日與蘆洲鄉分治設鎮, 始稱三重鎮。民國 48 年間, 再闢建中興橋連接台北市成都路及本市二重埔一帶, 以疏解台北橋沈重的交通流量。中興大橋通車後, 三重更趨繁榮, 至民國 50 年底本市人口已達 114,411 人, 民國 51 年 4 月 1 日正式升格為縣轄市, 設 32 里 564 鄰。

 三重位於高速公路的起終點, 南來北往交通便利, 又以一水之隔與繁榮的台北市相鄰, 這兩種優越的條件, 讓三重成為全省移民最多的城市。當時台北橋下有個全省最大的人力市場, 成千上萬的三重人每天越過台北橋, 為台北市的建築與繁華貢獻心力, 直到如今。在民國六、七○, 正是十大建設經濟起飛的年代, 1969 年, 在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的「客廳即工廠」主張下, 三重也全面動起來, 小型工廠座落在鄰里巷道間, 三步一家五步一間, 從事的大多是螺絲、鑄模、點焊、電鍍、車床、塑膠射出等半製成品的工業零件, 大規模的產量, 撐起了全省機械工業零件的半邊天。除了實質的經濟利益外, 也讓三重順利從農業鄉鎮轉型為工業城市。黑手創業白手興家, 三重人胼手胝足奮鬥不懈, 讓擁有「七橋之都」美譽的三重家園在短短的八十餘年間, 成為淡水河畔最璀璨的明珠。

三重市空照圖

 

舊時三重

網路資料來源:三重市公所


布布高昇 © 版權所有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